7月23日至7月25日,兽医学院“石榴籽”民族团结示范班熊鸿仁同学前往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古镇,开展以朱砂非遗传承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地工矿文化与非遗传承现状,体会家乡精神风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
调研期间,熊鸿仁同学首先走访了朱砂古镇产业园内的朱砂非遗传承机构,参观了由汞矿工人开采的朱砂原石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各类非遗制品,详细了解了非遗传承人精益求精的制作工艺与接续传承的责任意识。其中,非遗传承人胡小鹏从普通农民成长为朱砂艺术发扬者的经历,以及他利用当地朱砂原矿进行创作、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举措,不仅让传统朱砂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更生动诠释了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鲜活范例。随后,熊泓仁同学前往矿山公园,探访了保留有汞矿工人炼汞灶台与采矿矿道的“黑洞子”历史遗迹,了解到该遗址因过度开采坍塌而关闭,既展示了炼汞历史,也成为缅怀遇难矿工的纪念地。此外,熊泓仁同学还了解到朱砂古镇作为国家4A级景区,其采矿文化中“爱国汞”曾助力国家偿还苏联援助债务的红色历史。



由朱砂原石加工而成的非遗制品 兽医学院 摄
此次朱砂古镇非遗传承调研活动,让实践队员直观感受到了当地深厚的矿山文化与非遗传承的魅力。作为新时代学生,应铭记奋斗者的付出,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同时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传承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李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