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文化传承主题推进工作,引导青年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历史认同感,8月7日至8日,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四川直属队走进杜甫草堂探寻诗韵,通过实地参观,在实景中触摸历史、感悟诗魂。

兽医学院2025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四川直属队成员合影 兽医学院 摄
直属队走进杜甫草堂依次参观了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等建筑。大廨宽敞明亮,展示着杜甫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诗作,通过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板,队员们对杜甫颠沛流离却心怀天下的一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诗史堂是草堂的核心建筑之一,堂中杜甫的塑像神态凝重,塑像两侧悬挂着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对联高度概括了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队员们了解杜甫生平事迹 兽医学院 摄
祠内的碑刻琳琅满目,有历代文人墨客对杜甫诗歌的解读和赞誉,从这些碑刻中,队员们感受到了杜甫所著诗歌跨越时空的影响力。茅屋塑像高度还原了杜甫当年居住的处所,虽已不是原貌,但按照历史记载和描述进行了复原。站在茅屋前,吟诵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似乎能看到当年秋风肆虐、茅屋破败的场景,更能感受到杜甫在困境中仍心系天下寒士的伟大胸怀。

队员们认真参观杜甫草堂碑刻 兽医学院 摄
两日的参观,不仅丰富了队员们的知识储备、拓宽了视野,同时也让队员们对巴蜀文化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队员们表示,此次活动之行让青年学子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深刻理解了文化传承的意义。正如馆内“九天开出一成都”的题词所昭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以行动诠释对文化的守护与发扬。
(责任编辑:李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