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兽医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石榴籽”民族团结示范班在行动(六)

添加时间:2025-08-12 编辑:郑佳 浏览次数:

7月25日至7月27日,兽医学院“石榴籽”民族团结示范班成员李佳桐同学在唐山市不夜城河头老街的“唐山话广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互动体验和文献梳理,深入探究了唐山话的词汇特色、文化内涵及传承现状。

调研发现,唐山话作为华北代表性方言,融合了唐西安方言、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山东山西词汇及明清移民语言,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例如,“列呗儿”(肯定)、“花岔”(最大)等词汇生动形象,兼具古汉语遗存和地域特色。广场通过方言路牌、词汇墙和“唐山话四级测评”等创新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互动,尤其是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使大众对于方言的认知度显著提升。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唐山话在日常交流中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部分词汇逐渐成为文化符号,但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并不矛盾。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能促进跨地域交流和文化融合,而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出“推广普通话,保护方言”的指导方针,倡导二者和谐共存。

此次调研不仅展示了唐山话的独特魅力,也为方言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通过文旅创新和青年参与,唐山话会在保护中焕发新生,与普通话共同奏响中华文化的多元乐章。

(责任编辑:李安琪)

上一条:兽医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鄂尔多斯直属队在行动(五)

下一条:兽医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石榴籽"民族团结示范班在行动(五)

【关闭】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05000415号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东街29号
电话:0471-4309196    传真:0471-4309196